- 聯系人:許經理
- 手 機:13401615158
- Q Q:398084964
對好位莫錯位,深入群眾一線,中等收入陷阱”現象也值得國茂人警示
國茂100億特別新策劃
從現在起,抓緊時間,全員而動,科學而為——
共同為國茂二次創業轉型升級做好充分的精益工作!
【國茂新思考】
對好位莫錯位,深入群眾一線
“中等收入陷阱”現象也值得國茂人警示
據媒體報道,2011年中國人均GDP已達5000美元左右,而2013年更是達到6700美元左右,目前,國內已經有42個地級及地級以上城市,領跑進入到發達行列,江蘇蘇州、無錫、南京、常州、鎮江均列其中。根據世界銀行的標準,人均GDP達到3976-12275美元的國家,就屬于上中等收入國家,而人均GDP12276美元或以上者的國家,就屬于高收入國家。
中等收入陷阱”現象,即經濟總量上去了,人均GDP上去了,但不等于生活水平提高了。也就是說,盡管一些即使進入到發達行列的中國城市,從人均GDP方面,率先進入到高收入狀態,但其離真正的發達狀態還是很遙遠的。
有一國內大學教授舉例分析,很多國家和地區在人均GDP跨過世行的這個標準時,一般其產業結構升級優化做得比較好,收入分配和居民社會保障等都很不錯,公共產品的供給很充足。比如韓國,有強大的品牌影響力和創新能力,收入分配、國民保障都做得很好。但目前在我國,這些發達城市與韓國等地相比,差距卻十分明顯,而達到所謂中等收入的眾多中國城市,則更是落差驚人。
事實上,即使是中國的這些所謂發達城市,當前也正面臨著一系列的困難挑戰:龐大的地方債務、銀行信貸錯配導致的資金逃離實體經濟而追逐暴利、工業污染導致的環境風險與失衡、產業結構并不合理、民眾收入和社會保障不給力、沒有強大的品牌影響力和創新能力等等。這些結構性挑戰,就是上述統稱之為的“中等收入陷阱”,即經濟體達到中等收入及以上之后,其它方面出現脫節所產生的增長難題。
經濟總量真得上去了嗎?GDP指標數值含水量不是一點點,盡管中國的迅猛發展也是鐵打的事實,但往往是普遍長得虛高而營養跟不上,因此,自然就會經常造成一種海市蜃樓般的繁華錯覺,而城市也常常會被冠以“世界發達城市”,國人的生活也常常會被認為是“幸福的、和諧的”。
例如常州,雖然官方統計人均GDP15000美元,達標并遠超,但在其背后,卻是聚集了大量的外來人口和資源,而這些人口往往是并沒有被納入到統計數據之中的。
截止到2013年末,常州市戶籍總人口達366萬,但常州實際居住人口估計已經超過了500萬。因此,這就導致了很多的統計數據是失真的,不能完整地真實反映。因此,縱觀政府發布的GDP在不斷上漲,甚至達到了世界發達國家的標準,但現實中,其它指標的落差還是不小的:老百姓的收入增長緩慢,實際人均收入占人均GDP的比重遠低于國際水平,事關百姓的社會保障、教育衛生、環境保護等民生事業和公共服務,仍然問題成堆,這些也是通常被很多市民詬病的地方。
,常州2013年人均GDP是1.5萬美元,即93052人民幣元。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布的2013年各國生產總值預測數據顯示,2013年人均GDP達到1.5萬美元的國家和地區,就將進入全球50強排名。但常州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只有36946元,幾乎只有前者的39%,與國際上動輒至少55%的占比,可謂是距離也不小。更何況,這個人均可支配收入統計數值的準確性,也是存在相當質疑的。
這一華麗與落差的現象背后,主要還是跟我們國家目前的粗放式經濟發展模式有關。由于中國的經濟增長長期主要是靠含金量不高的投資驅動帶動的,如盲目的缺乏產業配套支撐的基礎設施建設和房產投資,如大量的依據低成本勞動力、廉價土地、犧牲環境等條件形成的粗放型生產低端產業項目等,這種主要依賴要素投入量增加而換取產出增長的外延式簡單增長,這種在國際化產業鏈中主要以低端形成的綜合比較優勢,實在是難以為繼。因此,其迅猛大發展并不能真正到位地惠及到廣大的老百姓。
像鄂爾多斯這樣的能源城市,就很明顯。大量的GDP增長,主要是靠央企和國企推動,而老百姓的生活品質并未同步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很多老百姓會覺得,并沒有享受到快速經濟發展帶來的巨大成果,這說明國家和地方政府目前在制度安排、收入分配和社會保障等方面,仍有很大的滯后差距。
當然,在中國,還是有好例子的。如深圳,目前深圳的投資率在各大城市中是低的,僅為17.2%,但深圳的經濟總量卻雄踞全國第四。而且,深圳如此低的投資率,已經保持了很多年,深圳早已經走出了依靠投資來拉動經濟增長動力的階段。目前,深圳的高新技術產業、高附加值、未來型產業的布局,已在經濟發展過程中越來越體現出了強大的作用。
突破“中等收入陷阱”,關鍵還是在于產業轉型。因為,有什么樣的產業,就決定著勞動者有什么樣的收入,而有什么樣的收入水平,就決定著居民有什么樣的消費品質。
用這么大的篇幅,來詳細介紹“中等收入陷阱”,本刊也是想為正處于“中等收入陷阱”類似階段的我們國茂二次創業發展,提供一個足夠警示,目的是,正視基礎,對好位,莫錯位,少走一點彎路,能夠以短的直線路徑,快速、到位地把我們當前的各項管理升級關鍵變革舉措,做得更有含金量、更有成效一些;目的是,依據實情,也能貫徹落實好黨的群眾路線,在變革創新的指導思想上進一步樹立一線觀點、強化一線立場,在變革創新的工作內容上進一步反映一線愿望、滿足一線需求,在思想作風上進一步增進一線感情、拉近同一線的距離,時刻回答解決好“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的問題,使我們的各項變革創新工作獲得廣泛、可靠、牢固的一線基礎和力量源泉,更好扎實推動國茂二次創業各項變革任務的全面轉型升級,更好扎實打牢國茂構建新型工業化現代企業的各項基礎,更好扎實提高全員一線在國茂的幸福綜合指數。
客觀而言,今天,在國茂,仍有一些和這個時代、這個平臺、這個品牌,無法對位,甚至錯位的人、物、環節、行為、習慣、管理等等,因此,二十一年的發展,固然國茂的塊頭已是行業中的老大;微觀細入,距離新型工業化現代企業,國茂的軟實力尚非達到強大可居的地步,并且,與大塊頭硬實力相比,還是不夠對稱、不夠平衡的,還是需要花大力氣,有的是要花很大力氣,才能得以提高和平衡。
因此,當前國茂,高端大氣上檔次的外表下,是否仍內藏著低端小氣沒品味?當前國茂,管理手段和規則制度愈發先進現代、更替加快,而執行者們能否跟得上步伐、透徹消化、落實到位、長久堅持?我們大平臺下真正的基石能否承受得了如此接踵而來的全線重壓?……
寧重憂,憂而優則長久;不輕樂,樂而驕則必散。縱然我們已清醒并堅定選擇正確的科學發展新方向,縱然我們正著手加快解決次創業留下的種種歷史遺留問題,以此增加平衡和增大抗風險系數,但我們所有的管理和專業人員,尤其是我們的中高層,還是完全有必要,寧可放大倍數,甚至于小戲大作,對此高度重視,對此切實做到“批評與自我批評”,對此以習總書記的“三嚴三實”為工作準則,既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又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堅守群眾路線,加大接地氣的用心用情的綜合科學治療,而非冷冰冰、血淋淋的外科創傷性手術,否則,極易在“中等收入陷阱”中脫離現實,偏向迷失,深深陷入而不能自撥,終錯失得來不易的、做優做強佳轉型升級發展良機。
2014年,是中國全面深化改革元年,同時也是國茂三年管理升級戰役關鍵的插旗之年。中國面臨諸多改革難題,國茂也存在著急需攻克的瓶頸。因此,在解題的過程中,均需要對好位,莫錯位。既不輕視之,功利急躁,飄飄然被“中等收入陷阱”所誘惑,也不謹小慎微,畏手縮腳,過份緊張于“中等收入陷阱”。正確的是,變革行動之前,均需要足夠重視,冷靜以待,辯證唯物,尤其是,必須對好位,莫錯位,深入群眾一線,充分做好緊密結合中國國情、國茂實情的這門基礎功課。
【補充閱讀】
解讀習近平“三嚴三實”
3月9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安徽代表團的審議。審議中,他提到“三嚴三實”。
他指出,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各級領導干部都要既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又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要發揚釘釘子精神,保持力度、保持韌勁,善始善終、善作善成,不斷取得作風建設新成效。
嚴以修身,就是要加強黨性修養,堅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覺遠離低級趣味,自覺抵制歪風邪氣。
嚴以用權,就是要堅持用權為民,按規則、按制度行使權力,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任何時候都不搞特權、不以權謀私。
嚴以律己,就是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獨慎微、勤于自省,遵守黨紀國法,做到為政清廉。
謀事要實,就是要從實際出發謀劃事業和工作,使點子、政策、方案符合實際情況、符合客觀規律、符合科學精神,不好高騖遠,不脫離實際。
創業要實,就是要腳踏實地、真抓實干,敢于擔當責任,勇于直面矛盾,善于解決問題,努力創造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實績。
做人要實,就是要對黨、對組織、對人民、對同志忠誠老實,做老實人、說老實話、干老實事,襟懷坦白,公道正派。
劉云山: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
2011年7月6日,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宣部部長,現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的劉云山同志,在全國文明辦主任培訓班上,首次對“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作了全面的重要闡述。
一、為了誰——一切為了群眾、真心服務群眾,引導動員群眾為實現自己的利益而奮斗
解決好“為了誰”的問題,關鍵是站穩群眾立場,堅持與群眾站在一起,同群眾坐在一條板凳上。1、宣傳引導群眾、動員激勵群眾;2、反映人民群眾心聲、為人民群眾謀利;3、滿足群眾精神需求、不斷改善文化民生。
二、依靠誰——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把群眾的偉大實踐作為工作的動力源泉
解決好“依靠誰”的問題,關鍵是在思想上牢固確立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在工作中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根本方法。1、尊重群眾首創精神,充分調動人民群眾在文化建設中的積極性創造性;2、汲取群眾智慧營養,從人民群眾實踐中獲取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不竭動力;3、堅持由群眾評判,把人民群眾滿意作為檢驗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標準。
三、我是誰——視群眾為親人、把群眾當主人,始終擺正同人民群眾的關系
解決好“我是誰”的問題,關鍵是擺正同人民群眾的關系。1、群眾是我們的根、我們的本,必須情系群眾、保持同群眾的血肉聯系;2、群眾是我們的衣食父母、精神父母,必須感恩群眾、以實際行動回報群眾;3、群眾是事業成敗的決定力量,必須敬畏群眾、堅守共產黨人的承諾。
“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是新形勢下貫徹群眾路線需要深入研究回答的重大課題。弄清“為了誰”,才能找準前進的目標方向;弄清“依靠誰”,才能找到工作的力量源泉;弄清“我是誰”,才能把握自己的正確定位。